商场台球厅,是一门好生意吗

这个看似简单的娱乐场所,成为观察一座城市生活方式的窗口。
新眸原创·作者 | 鹿尧
周五晚上七点,刘莎莎的台球俱乐部内,20张球桌已有一半亮起了灯。在接下来的两小时,这个位于影城和KTV旁的空间将迎来一天的高峰,年轻人们三五成群,在绿色台尼旁握杆、俯身、瞄准、推杆。
这样的场景正出现在全国各地。
天眼查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新增台球相关企业接近14万家,截至11月1日的公开数据显示,2025年新增注册台球相关企业4.7万余家。艾媒咨询的调研更直观:2024年中国台球市场规模达872亿元,同比增长20.5%,预计2030年将突破1920亿元。
资本市场也已开始关注台球行业。近两年内,台球相关投资火热,2023年腾讯领投自助台球品牌小铁上亿元融资,2024年,由未名海基金投资,24h自助台球厅品牌豆豆台球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。
与此同时,曾经藏在街头巷尾、带着“草根”标签的台球厅,如今密集扎根购物中心,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到县城的新兴商场,几乎都能看到装修精致、智能化十足的台球会所,它们正成为年轻人娱乐消费的新选择。
但在这场台球厅转型浪潮中,一个问题值得关注:商场的台球厅,究竟是一门好生意吗?
01
从街头板凳到商场旺铺
台球厅的三次进化与城乡分野
台球传入中国的轨迹,本身就是一部消费升级的缩影。19世纪末,象牙制成的台球是上层阶级的专属娱乐,与普通民众绝缘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这项运动才完成第一次全民普及,开启了台球厅的初代形态。
而台球厅在中国市场的演进,是一条从市井走向商场的路径。
上世纪80年代,树脂球替代昂贵的象牙球,台球成本大幅下降。“板凳支台、帆布围边”的露天球桌遍布街头巷尾,1元钱就能玩一小时的定价,让台球成为当时最热门的平民消遣。某不到10公里的路段上,露天台球桌就超过200台,成为那个年代独特的城市景观。
2005年成为台球厅发展的关键转折点,也就是第二次行业浪潮。18岁的丁俊晖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,中央电视台直播吸引1.1亿观众观看;同期“九球天后”潘晓婷在国内赛事中保持不败纪录。
明星效应让台球从街头娱乐升级为职业运动,体校纷纷开设台球专业,资本首次批量入局,当年国内台球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。但好景不长,随着电竞产业崛起和KTV、网吧等娱乐项目的激烈竞争,台球行业陷入长达十余年的低谷。
2020年之后,台球厅迎来第三次爆发,这次增长与前两次截然不同。红杉资本、高瓴等头部机构纷纷下注,台球帮、智慧球房等项目单笔融资上亿。技术升级成为核心驱动,扫码开台、人脸识别、远程控光的智能系统,让24小时无人自助台球厅应运而生。
有机构数据显示,近两年国内24小时无人台球厅数量同比增速曾高达几十倍,小铁文娱、谈小娱等品牌半年内扩张数千家门店。更重要的是,消费场景完成了从街头到商场的迁徙,台球厅成为商场招商的新宠。
与此同时,台球厅的经营者身份也在发生变化。早些时候,台球厅老板们或是富二代,或是精神小伙,带有一点玩票体感,合作常常在牌桌上完成。如今,商场内的台球厅老板们,大部分是在其他行业赚了钱,业余爱好台球,为爱发电,用更高要求打造台球馆。
台球厅的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。过去,台球厅多是男性主导的场所,烟雾缭绕、光线昏暗。如今的商场台球厅则主打“无烟”、“干净”、“明亮”,甚至成为年轻人社交的热门地点。
除此以外,大城市与小县城的台球厅,早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形态。
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商场店是绝对主流。这些门店大多位于商场的高楼层或地下层,面积通常在200-500平方米,装修风格偏向年轻化、智能化。
北京某商场的台球厅,配备十几张专业球桌,每张球台都装有传感器和教练系统,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击球姿势分析;店内划分普通区、VIP包厢和观赛区,提供现磨咖啡、精酿啤酒等饮品,是典型的中高端消费场景。
大城市的台球厅,核心竞争力是“社交属性”与“场景体验”。除了基础的打球服务,还会定期举办业余赛事、主题派对,甚至与网红达人合作直播。
而在小城市、县镇里,台球厅的形态更贴近传统,大多开在临街商铺或社区底商,面积150平方米左右,摆放十张左右球桌,装修以简洁实用为主。这些门店很少配备智能设备,依赖人工计费和管理,客群以本地熟客为主。
在这里,台球厅远不止是一个打球的地方。它既是年轻人廉价的社交枢纽,也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,甚至在一些地方,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名片。
02
商业模式:
标准化体验与多元营收
商场台球厅的兴起,是两个趋势交汇的结果:台球标准化和商场需要体验消费。
对于商场来说,传统零售业面临挑战,急需引入能够吸引客流并提升停留时间的体验式业态。台球厅恰好满足这一需求——既能独自练球解压,又能多人社交,消费丰俭由人。
相比传统台球厅的营收结构单一,几乎完全依赖台费,但如今的商场台球厅早已形成“台费+增值服务+衍生业务”的多元营收体系。
台费依然是核心收入,占比约超过一半。不同城市、不同地段的定价差异显著,一线城市商场店的小时收费普遍在50元左右,二线城市30元,县城30元。
增值服务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,占比约20%-25%。这部分收入主要包括饮品销售、助教服务和包厢费。饮品几乎是除台费外最赚钱的业务;助教服务则瞄准新手群体,部分高端门店的明星助教,月收入可达数万元。此外,商务包厢、观赛包厢的溢价服务,也能为门店带来额外收益。
衍生业务正在快速崛起,包括会员充值、赛事承办、器材销售和广告合作。会员充值通常采用“储值赠时”模式,赛事承办分为商业赛事和业余赛事,企业团建类赛事的单场收费可达上万元,业余联赛则通过报名费和赞助费盈利。商场店还会兼售球杆、球包等周边产品。
盈利的另一面是成本控制,商场台球厅的成本结构相对固定,主要包括租金、设备、人工和营销四大块,其中租金是决定盈利与否的关键变量。
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商场,每平方米月租金可达80-150元,一家300平方米的门店,月租金就高达2.4-4.5万元;二线城市商场的租金每平方米月租金30-80元,县域商场则低至10-30元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县域市场的台球厅更容易盈利——较低的租金压力,让门店在较低上座率下也能实现盈亏平衡。
设备投入属于一次性重资产,占前期总投入的一半。一张专业中式台球桌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,10张球桌就需20万元;加上智能计费系统、空调通风设备、装修费用,一家300平方米的商场店,前期投入通常在80-150万元。不过设备折旧周期较长,一般为5-8年,分摊到每月的成本相对有限。
人工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配备助教。仅配备收银员和保洁员的基础型门店,人工成本较低;而配备3-5名助教的中高端门店,人工成本会显著上升。某商场台球厅的工资表显示,收银员月薪4500元,保洁员3800元,助教月薪6000-15000元(含提成),门店月均人工成本约3万元。
随着线上营销日渐火热,商家通过抖音、大众点评投放团购套餐和探店视频,线下与商场联合举办促销活动、发放优惠券。值得注意的是,头部连锁品牌的营销成本相对较低,依托品牌效应就能获得稳定客流,而新入局的单店,往往需要更高的营销投入来打开市场。
综合来看,商场台球厅看似是高利润行业,但实际净利率差异巨大,行业分化十分明显。
头部连锁品牌的盈利情况最为乐观。这些品牌的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品牌溢价,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设备,同时吸引更高消费能力的客群。
腰部品牌和单店的盈利情况则参差不齐。根据调研,近一半商场台球厅的净利率在10%左右;还有一部分门店处于盈亏平衡状态,近三分之一门店持续亏损,最终被迫闭店。
亏损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三点:一是选址失误,商场客流不足或目标客群不匹配;二是运营不当,客单价上不去但成本居高不下;三是竞争激烈,同一商圈内多家门店恶性降价。
无人自助台球厅由于省去了人工成本,其毛利率更高,回本周期缩短。但这类门店也有明显短板:客单收入与复购率较低,缺乏社交氛围,难以开展增值服务,营收完全依赖台费。
对于商场台球厅而言,“好生意”的前提是精准定位。
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,走中高端路线、强化社交属性;在二三线城市的区域商场,性价比路线和家庭友好型定位更受欢迎;而在县域商场,简洁实用、依赖熟客的模式才是王道。
03
人来人往
台球厅里的人间百态
台球厅的火爆,终究是人的选择。
年轻人是商场台球厅的绝对主力,来这里的都是18-30岁左右的年轻人。对于他们而言,台球厅不只是打球场所,更是社交空间。大学生小李在朋友带领下第一次走进台球馆,现在已成为常客。她喜欢台球厅提供的社交氛围——“有的朋友在打球,有的朋友坐着喝奶茶,说说笑笑,氛围很好。”
资深爱好者构成了另一重要客群。27岁的小詹从十几岁开始接触台球,一个月可以去二十次台球馆,有时一整天都泡在里面,每次花费两三百元。这类顾客对台球厅的设备和环境有更高要求,他们通常关注“球杆手感”、追求“和朋友切磋”的体验。
出乎很多人意料,三四十岁的商务人士,正在成为商场台球厅的重要客群,对于他们而言,台球厅是不同于会议室的“非正式谈判场”。
商场台球厅的环境升级,也契合了商务人士的需求。高端门店的VIP包厢隔音效果好,配备沙发、茶桌等设施,既能打球放松,又能安静沟通。打球时的你来我往,能自然拉近距离,很多在会议室里谈不拢的细节,在球桌旁反而能顺利达成共识。
女性顾客的增多是近年来的新趋势。虽然台球作为一项传统的男性主导运动,但近年来女性参与台球的比例逐渐增加。商场台球厅的明亮环境和无烟氛围,对女性顾客更加友好。
台球厅对不同人群的价值也在不断延伸。对年轻人,它是释放工作压力的地方;对朋友,它是增进感情的聚会场所;对资深爱好者,它是精进球技的训练场。人们依然渴望线下互动,但希望在有品质、有氛围的空间中进行。
商场台球厅的崛起,可以视为台球运动标准化、商场转型需求与年轻人消费升级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如今这个行业仍处于连锁化及数字化的早期,形成大面积小店、大店领衔的状态。
商场台球厅不失为一门有前景的生意,不过,一门好生意,从来不是简单复制业态,而是精准匹配需求与资源,对于投资者来说,这绝非轻松的生意。
本文系新眸原创,申请转载授权、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: ycj841642330,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和职位。
更多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
上一篇: 樊振东率队冲四连冠“中国德比”或将上演,爱奇艺体育免费直播
下一篇: 返回列表